个人简介
  • 赵老师
  • 太平洋保险
  • 所在地区: 甘肃省平凉市
  • 联系方式:4008454142
  • 关注我:
    微信
中国太保,已经成为标杆型企业!
2025-10-24  

图片

绿色保障金额逾146万亿元,绿色投资规模达2600亿元,MSCI ESG评级升至AAA级——中国太保的ESG实践已成为行业标杆。

2025年10月17日,在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的延伸活动中,近20位ESG领域国际组织代表、业界领军企业代表和学者走进中国太保产险总部,深入了解这家保险巨头如何将ESG战略从“顶层设计”穿透到“业务一线”。中国太保产险总经理陈辉在活动中透露,公司绿色保障金额已逾146万亿元,并首创37款绿色保险产品。
作为中国大陆首家获得MSCI最高AAA级ESG评级的保险机构,中国太保的实践展示了企业如何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转化为具体业务行动。从2020年将可持续发展纳入公司战略规划,到2024年形成系统化ESG体系,中国太保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绿色发展路径。

一、战略架构:ESG治理体系从顶层到一线的穿透

中国太保的ESG实践始于完善的治理架构。公司建立了“董事会-管理层-执行层”三级ESG治理体系,确保战略决策能够有效传导至业务一线。中国太保集团董事会秘书苏少军介绍,公司自2021年正式提出ESG战略,并在2023年启动三年发展规划,将ESG理念全面融入经营主业。
在集团层面,中国太保制定了《高质量发展规划》和《环境、社会及治理规划》,从源头上把握ESG方向。各子公司也相应完善ESG管理架构,7家子公司均设立ESG职能部门或岗位,形成管理落点。这种分层分明的治理结构为ESG实践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中国太保还将ESG目标纳入分子公司考核体系,建立了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2024年,公司进一步深化可持续发展“五力”模型,以牵引力、价值力、责任力、协同力和内驱力共同推动ESG工作。这一系统化方法确保了ESG不是孤立的企业社会责任项目,而是与业务深度融合的核心战略。

二、业务创新:绿色保险产品与服务的前沿探索


在业务层面,中国太保产险展现了卓越的产品创新能力。公司围绕绿色能源、绿色交通、减污降碳和生态环境保护四大领域,开发了多样化绿色保险产品。截至2024年,中国太保已推出37款行业首单绿色保险产品,包括碳配额质押保险、湿地碳汇生态价值保险等创新险种。
这些创新产品有力支持了国家绿色转型。例如,中国太保为超460万辆新能源汽车提供专属保险解决方案,为清洁能源项目提供风险保障超20万亿元。在碳汇领域,公司创新推出红树林CCER项目保险保障模式,为生态系统保护提供“保险+科技”综合解决方案。
中国太保还将保险服务延伸至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公司推出的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在云南为亚洲象保护提供经济赔付和预警服务,累计赔付超4.7亿元,惠及30万农户。这一实践彰显了保险在生态治理中的独特价值。
在推动产业转型方面,中国太保创新推出化工行业转型金融贷款,支持高碳行业低碳转型。通过“保险+信贷”联动模式,公司为传统产业升级提供了金融支持。

三、投资实践:绿色资产配置与责任投资理念

中国太保在资产端同样践行ESG理念。截至2024年,公司绿色投资规模达2600亿元,通过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等形式直接参与绿色项目建设。公司自建ESG投资管理平台,对资产碳排放进行定量评估和管理。
中国太保在投资决策中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因素,建立绿色投资管理体系。例如,“太平洋-河南投资鲁山豫能债权投资计划”投入50亿元支持河南鲁山抽水蓄能电站建设,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减排二氧化碳31万吨。
在风险管控方面,中国太保创新研发气候情景模型,对财产险、工程险等核心业务开展中长期气候风险敞口分析。这种前瞻性的风险管理方法,为行业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参考。
中国太保还是国内率先践行负责任投资原则的保险机构之一。公司开发了ESG评级分析系统,将ESG因素纳入投资决策全流程,推动投资组合向更可持续的方向转型。

四、运营转型:低碳足迹与数字赋能

中国太保将ESG理念融入自身运营,致力于降低碳足迹。公司是首家制定五年减碳目标的综合性保险机构,已形成标准化碳排放信息化管理体系。2024年,中国太保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降至2.14吨/人,电子保单发放量达3.94亿份。

数字化转型是支撑ESG实践的重要工具。中国太保推出“太保碳普惠”平台,对客户低碳行为进行激励。该平台已覆盖全国超300个城市,用户近60万。公司还利用AI技术开发气象预警系统,提升气候变化应对能力。
在内部管理上,中国太保积极推广线上办公,2024年召开视频/电话会议近15.5万次,有效减少了商务出行带来的碳排放。公司还创建绿色低碳运行示范园区,从细节入手落实低碳理念。
中国太保的数智化建设也为ESG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公司推出“数智太保”规划,数字劳动力覆盖员工超2000人,生产率提升近20%。这种数字化赋能进一步增强了ESG管理的效率和精准度。

五、行业引领:ESG标准建设与生态协同

作为行业头部机构,中国太保积极参与ESG标准建设,推动行业整体发展。公司是内地首家获得MSCI最高AAA级ESG评级的保险机构,为行业树立了标杆。在明晟(MSCI)的ESG评级中,中国太保连续三年位列“综合保险及经纪”亚太区第一。
中国太保还牵头构建行业协作生态。公司联合各方建立新质生产力服务培育联盟“千帆会”,携手推进可持续发展。在绿色保险领域,公司编制生态碳汇类产品手册,推动行业产品标准化。
在国际合作方面,中国太保产险正式加入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签署“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将中国ESG实践推向国际舞台。公司还连续六年服务进博会,累计提供综合保险保额超5万亿元。
中国太保的ESG实践也得到了权威机构认可。公司入选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年度ESG最佳实践案例”,连续三年蝉联“中国ESG上市公司·金融30强”。这些荣誉反映了业界对中国太保ESG成果的高度肯定。
中国太保的ESG实践展示了一家负责任的企业如何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转化为具体行动。从顶层设计到业务一线,从产品创新到投资决策,ESG已深深融入公司经营的各个环节。
中国太保产险总经理陈辉指出:“保险公司是专业的风险管理机构,在应对气候变化、增强社会韧性方面发挥着‘减震器’和‘稳定器’的作用。” 这一理念正指引着中国太保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不断前行。
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深入推进,中国太保的ESG实践将为行业提供宝贵经验。其系统化的治理架构、创新的产品服务、绿色的投资策略和低碳的运营模式,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这套体系不仅有助于公司自身的长远发展,也为中国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