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乳腺癌已经成为全球头号恶性肿瘤。我国乳腺癌每年新发病例大约有 41.6 万例,在女性恶性肿瘤中高居首位。
令人痛心的是,我国乳腺癌早期发现率比较低,通过筛查发现的病例不足 5%,而且早期乳腺癌往往没有典型的症状,很容易被当成增生、结节 “忍过去”,等到疼了、严重了再查,常错过最佳时机。
现在很多成年女性,经常会被乳腺增生、乳腺结节等乳腺问题所困扰。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乳腺问题呢?乳腺出现什么情况需要警惕乳腺癌呢?平时应该如何对待乳腺问题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10月为世界乳腺癌防治月,10月25日为“爱乳日”,今天我们来一起聊聊普通女性如何做好日常防护,避开乳腺癌。
● 情绪不好
女性情绪更细腻,例如生气、焦虑、抑郁的情绪常常憋在心里,无法疏解,而长期这样,从中医来说肝经瘀堵,对乳腺不好,而西医认为这些情绪问题会造成内分泌紊乱,都会增加乳腺疾病的发病风险。
● 饮食运动习惯不好
天天吃高脂肪食物,吃得多动得少,不仅容易导致肥胖,内分泌也会紊乱,从而导致乳腺出现问题。
●长期熬夜
长期熬夜,作息不规律,也会造成激素失衡,诱发乳腺问题。
● 乱用药
乳腺健康与雌激素密切相关,如果乱用含有雌激素的丰胸药、富含雌激素的保健品(蜂胶、蜂王浆)、或者是有其他疾病需要长期使用雌激素类药物,会刺激乳腺,出现问题。
很多人觉得 “乳腺有点不舒服,忍忍就好”,殊不知乳腺癌早期最会 “伪装”,常把自己藏在增生、结节里。尤其是这 5 个症状,哪怕只出现 1 个,也别拖,赶紧检查:
● 乳腺肿块
80% 乳腺癌首发症状都是乳腺肿块,但跟普通增生肿块不一样 —— 它多是单发、摸起来硬、不疼、边缘不规则的,有的是洗澡时无意中摸到,有的是体检查出来。千万别觉得 “不疼就没事”,很多早期癌性肿块都是无痛的,发现了就及时就诊。
● 乳头溢液
如果不是哺乳期,却发现乳头流液体,尤其是血性、浆液性的溢液(比如淡红色、淡黄色液体),一定要特别重视。别以为 “只是分泌物”,这可能是乳腺导管内有异常的信号,别自己擦了就忘。
● 皮肤改变
乳腺癌引起的皮肤变化很好认:一种是酒窝征—— 乳房皮肤像被拽住一样,出现小凹陷,像脸上的酒窝;另一种是橘皮样改变—— 皮肤变得坑坑洼洼,像橘子皮,这是癌细胞阻塞淋巴管导致的。看到这两种情况,别想着 “是皮肤松弛”,赶紧查乳腺。
● 乳头、乳晕异常
正常双侧乳头是对称的,如果发现乳头突然回缩、抬高,或者乳晕周围皮肤反复瘙痒、糜烂、破溃、结痂、脱屑,总好不了,也要警惕。很多人会误以为是 “皮肤病”,涂药膏不见好,其实可能是乳腺出了问题。
● 腋窝淋巴结肿大
有些乳腺癌早期摸不到乳房肿块,首发症状就是腋窝淋巴结肿大—— 摸起来硬、不疼、能推动,到了晚期甚至会在锁骨上摸到肿大的淋巴结。别觉得 “腋窝肿是上火”,尤其是摸不到原因的肿大,一定要查乳腺。
出现以上任何一个症状,或者乳腺彩超发现异常、怀疑有恶变时,千万别抱着 “再等等” 的想法,及时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比如乳腺超声、X 线),早查一步,就多一分安心。
1、先做好日常护理,减少乳腺负担
保持心情平和、愉快,尽量少抑郁、少生气 —— 别让 “坏情绪” 堵了肝经,平时可以多和家人聊天、散步,疏解压力;
改变饮食结构,适当控制脂类食物摄入:少吃油炸食品、动物脂肪,多吃新鲜水果蔬菜,比如西兰花、苹果,帮身体调节内分泌;
生活规律,控制体重,少熬夜:尽量 11 点前睡,避免激素失衡,体重超标的朋友可以慢慢增加运动量,比如每天散步 30 分钟;
穿戴松紧合适的棉质文胸:乳房与内衣间最好能容纳 1 至 2 个手指,文胸持续佩戴时间不超过 18 小时,避免勒紧乳房影响血液循环。
2、关键要做好定期筛查,早发现才好治
光靠日常护理不够,定期筛查才是预防乳腺癌的 “关键一步”。根据卫健委乳腺癌诊疗指南和太医管家医生建议,不同年龄段、不同风险的人,筛查方案不一样,照着做就对了:
普通人群按年龄查,别漏也别错
20-39 岁:每月在家做 1 次乳腺自我检查(月经后 7-10 天查最准,用指腹平摸,别抓捏),每 1-3 年去医院做 1 次临床检查(医生触诊);
40-69 岁(重点人群):除了每月 1 次自查、每年 1 次临床检查,还要每 1-2 年做 1 次影像学检查 —— 如果乳腺偏致密(X 光报告写 “腺体 C 型 / D 型”),优先选乳腺超声(看得更清,无辐射顾虑);如果腺体不致密,选乳腺 X 线或超声都可以;
70 岁以上:每月 1 次自查、每年 1 次临床检查不能少,要是有乳房不适或可疑症状,及时加做乳腺超声检查。
这些高风险人群,筛查要提前、查得细
如果符合以下情况,属于乳腺癌高风险人群,建议 40 岁前就开始每年筛查,而且要联合乳腺 X 线 + 乳腺超声一起查,别等 40 岁后再开始:
有乳腺癌遗传家族史:尤其是妈妈、姐妹(一级亲属)曾患乳腺癌,或姨妈、姑姑、外婆、奶奶(二级亲属)中多人 50 岁前患乳腺癌 / 卵巢癌;
既往有乳腺导管、小叶不典型增生,或小叶原位癌的人;
以前做过胸部放疗的人。
3、最后提醒:别忽视复查
一旦查出乳腺增生、结节等问题,哪怕没有不舒服,也要按医生建议定期复查 —— 普通结节可以每 6-12 个月查 1 次超声,观察变化;如果结节有风险,及时进一步检查。早发现、早干预,才能最大程度守护乳腺健康。
守护乳腺健康对每个人都重要 —— 如果觉得这些症状判断、筛查知识有用,不妨转给身边在乎的女性朋友,让更多人早了解、早重视,别错过早期预警信号。
也欢迎在评论区跟大家聊聊:做过乳腺筛查的你,来报个 “已查,安心”;还没安排的,也可以留句 “这几天就约”,咱们互相打气!要是你有自查小技巧、筛查时的实用经验,比如 “月经后 7 天查最准” 这类细节,也别忘了分享出来,帮更多人少走弯路,一起把健康抓牢~



